针刺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65例临床观察

被引:7
作者
王勇
陆智慧
机构
[1] 安徽省路桥总公司医务科!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消化不良; 针灸效应;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0.03.008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经特定穴位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影响。方法  6 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 4型 ,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浆 MTL(pol/ L)。结果 溃疡样、返流样、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之间疗效无差异 (P>0 .0 5 ) ,动力紊乱性消化不良疗效有差异 (P<0 .0 5 )。结论 针刺特定穴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且能改善患者的血浆 MTL 浓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针刺足阳明经不同穴点对胃窦面积影响的结果分析 [J].
严洁 ;
常小荣 ;
黄必群 ;
林亚平 ;
易受乡 ;
阳仁达 ;
不详 .
中国针灸 , 1999, (03) :39-41
[2]   针刺健康人肠经募合穴前后胃动素的变化 [J].
褚自宏 ;
黄裕新 ;
史恒军 ;
许才绂 ;
张忠惠 ;
王庆莉 .
中国针灸, 1998, (06) :21-23+4
[3]   针刺足阳明经腧穴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J].
林亚平 ;
钱力伟 ;
刘凌宇 ;
韦志群 ;
严洁 ;
易受乡 ;
常小荣 ;
阳仁达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1) :57-60
[4]   脾胃气虚与胃动力障碍的关系 [J].
陈横昌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02) :62-62
[5]  
临床胃肠病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绍基 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