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54
作者
刘晓琼 [1 ,2 ]
吴泽洲 [2 ]
刘彦随 [3 ]
赵新正 [1 ,2 ]
芮旸 [1 ,2 ]
张健 [2 ,4 ]
机构
[1]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降水量序列; 统计特征; EEMD; 时空演变; 三江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特别是生长季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BG分割算法、R/S、EEMD等多方法细致辨识了1960-2015年研究区降水量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三江源降水量总体呈现弱增趋势,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增加,各子源区气候倾向率不尽相同;②年、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和黄河源区秋季降水呈弱减趋势,雨量弱减区在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③年、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和增湿率的空间差异较明显,春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与经纬度、海拔的复相关性显著高于冬季;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子源区降水总体显现增强信号,并于2002年前后发生突变;⑤年际和低值年代际显著周期是造成降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⑥除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趋于减少外,其他年、季降水量变化呈现增幅不一的转湿趋势;⑦横向比较各子源区可见,长江源区降水变化更能表征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降水时空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与以往类似研究存在些许差异,可见为有效提高气候序列演变过程及突变诊断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融合多方法实施集成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03 / 18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近54 a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商沙沙 ;
廉丽姝 ;
马婷 ;
张琨 ;
韩拓 .
干旱区研究, 2018, 35 (01) :68-76
[2]   青藏高原东南缘气象要素Anusplin和Cokriging空间插值对比分析 [J].
谭剑波 ;
李爱农 ;
雷光斌 .
高原气象, 2016, 35 (04) :875-886
[3]   1961—2013年青海湖南部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闫蓉 ;
郭守生 ;
安光辉 ;
肖建设 ;
张海静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22) :248-255
[4]   基于高分辨率格点观测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林厚博 ;
游庆龙 ;
焦洋 ;
闵锦忠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2) :271-281
[5]   2005-2009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 [J].
邵全琴 ;
刘纪远 ;
黄麟 ;
樊江文 ;
徐新良 ;
王军邦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45-1656
[6]   三江源地区1961-2010年降水时空变化(英文) [J].
易湘生 ;
李国胜 ;
尹衍雨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3, 23 (03) :447-464
[7]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J].
孙鸿烈 ;
郑度 ;
姚檀栋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3-12
[8]   近42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 [J].
杨玮 ;
何金海 ;
王盘兴 ;
王传辉 .
地理学报, 2011, 66 (03) :376-384
[9]   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的机械故障诊断 [J].
雷亚国 .
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 (05) :71-77
[10]   三江源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驱动分析 [J].
张士锋 ;
华东 ;
孟秀敬 ;
张永勇 .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