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54
作者
刘晓琼 [1 ,2 ]
吴泽洲 [2 ]
刘彦随 [3 ]
赵新正 [1 ,2 ]
芮旸 [1 ,2 ]
张健 [2 ,4 ]
机构
[1]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降水量序列; 统计特征; EEMD; 时空演变; 三江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特别是生长季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BG分割算法、R/S、EEMD等多方法细致辨识了1960-2015年研究区降水量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三江源降水量总体呈现弱增趋势,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增加,各子源区气候倾向率不尽相同;②年、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和黄河源区秋季降水呈弱减趋势,雨量弱减区在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③年、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和增湿率的空间差异较明显,春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与经纬度、海拔的复相关性显著高于冬季;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子源区降水总体显现增强信号,并于2002年前后发生突变;⑤年际和低值年代际显著周期是造成降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⑥除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趋于减少外,其他年、季降水量变化呈现增幅不一的转湿趋势;⑦横向比较各子源区可见,长江源区降水变化更能表征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降水时空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与以往类似研究存在些许差异,可见为有效提高气候序列演变过程及突变诊断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融合多方法实施集成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03 / 18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1]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
[32]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王根绪 ;
李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1, (04) :346-352
[33]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J].
姚檀栋 ;
刘晓东 ;
王宁练 .
科学通报, 2000, (01) :98-106
[34]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
[35]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J].
林振耀 ;
赵昕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4-358
[36]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潘保田,李吉均 .
兰州大学学报, 1996, (01) :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