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被引:44
作者
周锡饮 [1 ,2 ]
师华定 [2 ]
王秀茹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时空分布; 蒙古高原;
D O I
10.13866/j.azr.2014.04.04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组(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蒙古高原地区1981—200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的原因。1981—2006年蒙古高原的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森林区及荒漠区植被覆盖呈现小幅下降趋势,草原区呈现上升趋势,蒙古高原NDVI分布从东北向西南、从高原南北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高原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NDVI最高,蒙古国北部的杭爱山脉次之,西南部荒漠区的NDVI最低。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蒙古高原地区的降水变化是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森林砍伐、河套耕作及城镇化等人类活动则是导致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植被覆盖变化区域差异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J].
孙艳萍 ;
张晓萍 ;
刘建祥 ;
徐金鹏 ;
陈文凯 .
干旱区研究, 2013, 30 (06) :1036-1043
[2]   1982-2006年华北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J].
孙艳玲 ;
郭鹏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2) :187-193
[3]   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J].
甘春英 ;
王兮之 ;
李保生 ;
梁钊雄 ;
李志文 ;
温小浩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1019-1024
[4]  
北京山区植被动态及生态恢复的遥感监测[J]. 胡勇,刘良云,贾建华.应用生态学报. 2010(11)
[5]   基于NDVI的柴达木盆地植被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J].
朱文彬 ;
吕爱锋 ;
贾绍凤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5) :691-698
[6]   内蒙古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孙艳玲 ;
郭鹏 ;
延晓冬 ;
赵天宝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3) :407-414
[7]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J].
陈效逑 ;
王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84-94
[8]   1982~2003年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J].
国志兴 ;
王宗明 ;
宋开山 ;
李方 ;
张柏 ;
刘殿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1) :155-163
[9]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郑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04-1514
[10]   宁夏近20年来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 [J].
陈晓光 ;
李剑萍 ;
韩颖娟 ;
李志军 ;
陈葆德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375-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