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教科之“科学”概念的生成与演化(1901—1905)

被引:7
作者
张帆 [1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2]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分科之学; 教育; 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7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19、20世纪之交,"科学"一词在中国初现,虽与教育相关,却不特指分科教育。新政时期,中国朝野皆以日本教育作为汲取"科学"的管道,使得晚清新教育与日本"科学"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教科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这种"科学"概念的生成体现了朝野各方"以日为师"方向上的同一性,但"科学"意义之上负载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清政府整体移植日本官办教育体系,以期巩固"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在野士人通过教育接引日本的启蒙思想,从中寻求改造社会的思想资源,二者在政治上的对立越演越烈。教科之"科学"的生成是"科学"概念在教育领域泛化的结果,它在学术与政治两方面都动摇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1]  
新史学九十年[M]. 岳麓书社 , 许冠三著, 2003
[12]  
跨语际实践[M]. 三联书店 , 刘禾著, 2002
[13]  
吴汝纶全集[M]. 黄山书社 , (清)吴汝纶撰, 2002
[14]  
中国学术[M]. 商务印书馆 , 刘东主编, 2000
[15]  
译林旧踪[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邹振环著, 2000
[16]  
章士钊全集[M]. 文汇出版社[章士钊著], 2000
[17]  
小孩子的教育 .2 白话道人. 中国白话报 . 1903
[18]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M]. 商务印书馆 , (英)梅尔茨(JohnTheodoreMerz)著, 1999
[19]  
日本科学史[M]. 商务印书馆 , (日)杉本勋编, 1999
[20]  
梁启超全集[M]. 北京出版社[梁启超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