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
被引:44
作者: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李怀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娄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安徽省地矿局地质队 安徽合肥
[4] 天津
[5] 安徽合肥
来源: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左行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
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就郯庐断裂带是否南延与消失的原因,其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截形成的假位错效应,以及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等作了新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郯庐断裂带是否为巨大的左行平移断层或转换断层。认为郯庐断裂带可能是在“古郯庐带“的基础上于早侏罗世重新活动、白垩纪强烈活动的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华北块体、胶辽朝块体与郯庐断裂
[J].
乔秀夫
;
张安棣
.
中国地质,
2002, (04)
:337-345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安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郯庐断裂带南段并无巨大平移——来自安徽境内的证据
[J].
汤加富
;
许卫
.
地质论评,
2002, (05)
:449-456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地质调查院合肥,合肥

许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地质调查院合肥,合肥
[3]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彭阳
;
李海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11-918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彭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4]
安徽肥东地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
[J].
许卫
;
童劲松
;
朱光
;
宋传中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3)
:294-299

许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童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朱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宋传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5]
安徽大别山及邻区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问题讨论
[J].
汤加富
;
钱存超
;
娄清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128-136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钱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娄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6]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J].
贾红义
;
刘国宏
;
张云银
;
张日华
.
安徽地质,
2001, (01)
:9-18

贾红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刘国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张云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张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7]
大别山北麓侏罗系一个典型的古冲积扇──凤凰台组
[J].
金福全
;
王道轩
;
李双应
;
刘因
.
安徽地质,
2001, (01)
:1-8

金福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王道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李双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刘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8]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
[J].
李锦轶
.
地质学报,
2001, (01)
:25-34

李锦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9]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划分对比述评
[J].
陈丕基
.
地层学杂志,
2000, (02)
:114-119

陈丕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10]
对胶南造山带朋河石岩组的几点新认识
[J].
宋明春
;
宋志勇
.
山东地质,
1998, (01)
:66-66

宋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宋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