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权利管理的本质及其两面性——“技术措施=电子锁”国内通说及其立法实践反思

被引:5
作者
陈庆 [1 ]
周安平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法学院
[2]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关键词
数字权利管理; 著作权法; 技术措施; 数字出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国内通说认为,数字权利管理是一种电子锁。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关于技术措施的规范体系就是该通说的制度实践形态。但是,从数字权利管理的立法史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看,通说有失偏颇。数字权利管理不仅是电子锁,也是数字作品交易控制器。这一本质决定了数字权利管理具有两面性。数字权利管理的规范体系建构应该放弃单纯以侵权制度为中心的传统做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版权法保护技术措施的正当性 [J].
王迁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86-103
[2]   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价 [J].
梁志文 .
知识产权, 2003, (02) :11-14
[3]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释义[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宫士友, 2006
[4]  
Cahn v.Sony Corp .2 90 Civ.4537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