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煤、油页岩和页岩微观孔隙差异及其储集机理
被引:10
作者:
曹涛涛
[1
,2
]
宋之光
[3
]
罗厚勇
[2
]
刘光祥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甲烷吸附容量;
储集机理;
成熟度;
油页岩;
页岩;
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运用氮气吸附、压汞、扫描电镜和甲烷吸附实验研究煤、油页岩和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油页岩和页岩的储集机理。结果表明:1煤、油页岩和页岩的孔隙大小及分布特征有显著的差异,与成熟度、黏土矿物孔隙和有机质流体产生的矿物溶蚀孔等有关;2低成熟干酪根微观孔隙不发育,含有少量微孔和相对多的中孔;高过成熟干酪根发育有大量的微孔及少量中孔,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远高于低成熟干酪根,是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重要贡献者;3煤、油页岩和页岩甲烷吸附容量与其比表面积大小不匹配,具有较低比表面积的煤其甲烷吸附容量最高,煤的这种超量赋存可能是以"填充"甚至是以"固溶态"方式存在;油页岩的甲烷吸附容量中可能包含一定量的沥青溶解气;高过成熟页岩甲烷吸附容量明显高于低成熟页岩甲烷吸附容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208 / 221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