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耕:农民家计模式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状况及治理

被引:8
作者
朱战辉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贫困; 家计模式; 半工半耕;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黔西南州的经验调研发现,连片特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与其家庭生计模式有密切关系。不同于可持续生计和生计资本的分析框架,立足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和农户的微观视角,从农户家计模式的视角,利用"半工半耕"的本土概念和分析框架对贫困户的贫困发生机制和状况进行分析。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糊口农业和不充分的非农就业构成了半工半耕的双弱结构,造成了农户的经济贫困和结构性贫困,这是当地农户普遍贫困的深层原因。因此应当从改善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模式和生计结构着手,探索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体的贫困治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家庭结构视角下的“半工半耕”及其功能 [J].
刘升 .
北京社会科学, 2015, (03) :75-81
[2]   论“半工半耕”的社会学意涵 [J].
夏柱智 .
人文杂志, 2014, (07) :112-116
[4]   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思考 [J].
邢成举 ;
葛志军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5) :123-128
[5]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类型及对策 [J].
张立群 .
红旗文稿, 2012, (22) :18-20
[6]   贵州连片特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比研究 [J].
陈厚义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10) :82-86
[7]   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 [J].
张大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4) :16-23
[8]   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 [J].
唐丽霞 ;
李小云 ;
左停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12) :4-10
[9]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2) :30-37
[10]  
行行重行行.[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