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6
作者:

黄捍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罗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王春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姜晓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朱之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
[3]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4]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孤岛采油厂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图8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气田遥感综合勘探研究
[J].
王桂宏
;
马力宁
;
夏响华
;
张友焱
;
杨姝
;
张宗元
;
刘志强
;
刘明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59-61

王桂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力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夏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友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宗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明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英
;
李本亮
;
胡国艺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84-89

魏国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刘德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张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李本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胡国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柴达木第三纪湖盆沉积演化史
[J].
赵加凡
;
陈小宏
;
杜业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41-44

赵加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陈小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柴西北地区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
[J].
张守仁
;
万天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46-49

张守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万天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J].
高云峰
;
彭苏萍
;
何宏
;
孔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40-42

高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孔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6]
从古地磁资料看柴达木盆地古构造环境
[J].
余辉龙
;
邓宏文
;
胡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41-44

余辉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宏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物气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J].
张晓宝
;
段毅
;
周世新
;
胡勇
;
徐子远
;
王金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39-41

张晓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段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子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
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第三系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J].
门相勇
;
王智诒
;
吴丰成
;
彭红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61-64

门相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智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丰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彭红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9]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评价
[J].
朱筱敏
;
康安
;
胡宗全
;
徐子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56-6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胡宗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徐子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研究
[J].
姜正龙
;
孙德君
;
秦建中
;
胡国艺
;
方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9-11+15

姜正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德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秦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胡国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方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