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HP-TOPSIS法的我国省域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13
作者
胡林林 [1 ,2 ,3 ]
贾俊松 [1 ,2 ]
毛端谦 [1 ,3 ]
刘春燕 [1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江西师范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FAHP-TOPSIS; 低碳发展水平; 省域;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区分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整合的FAHP-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是实用且有效的,可以成功的用来评价一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2)整合的FAHP-TOPSIS法引入了模糊数集,能有效处理专家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评估结果也符合实际。(3)2003年到2008年,上海低碳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下降率为1.91%;其余各省区均在增长,浙江增长最大,北京增长最小,两者增长率分别为29.73%和0.38%。(4)北京一直拥有相对最高的低碳发展水平,而辽宁和江西一直分别处于第6和10位。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及河南则一直依次处于低碳发展水平的倒数前5位,且位次不变。最后,分析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及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省域低碳发展水平的可行途径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652 / 66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减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J].
赵红 ;
陈雨蒙 .
中国软科学, 2013, (03) :184-192
[2]   碳排放强度控制与人文发展: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J].
范定祥 ;
欧绍华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2, (02) :63-66
[3]   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来自中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刘华军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05) :24-35
[4]   浙江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和比较分析 [J].
朱臻 ;
黄敏 ;
沈月琴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 (02) :29-33
[5]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关键领域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 [J].
赵先超 ;
周跃云 ;
芦鹏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2011, (04) :81-85
[6]   低碳发展: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以上海为例 [J].
戴星翼 .
探索与争鸣, 2011, (06) :57-60
[7]   中部六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潜力分析 [J].
吴彼爱 ;
高建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S2) (S2) :14-19
[8]   世界各国低碳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J].
朱守先 .
开放导报, 2010, (06) :44-47
[9]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付加锋 ;
庄贵阳 ;
高庆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38-43
[10]   黑龙江省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分析 [J].
李福军 ;
钟成春 .
黑龙江金融, 2010, (05)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