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西段巴什库尔干群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2
作者
覃小锋 [1 ]
夏斌 [1 ]
李江 [2 ]
陆济璞 [2 ]
许华 [2 ]
周府生 [2 ]
胡贵昂 [2 ]
李乾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巴什库尔干群; 地球化学; 阿尔金山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斜长角闪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一般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夹于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石英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大理岩等中。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类,并形成于两种构造环境:一种斜长角闪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显示出LREE明显富集,具有类似大陆(板内)裂谷火山岩特有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另一种斜长角闪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略富集(近平坦)型,与洋中脊玄武岩类非常相似。表明在长城纪时期,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主要处于板内大陆裂谷环境,随着大陆裂谷的进一步扩张,局部地区已形成初始洋盆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阿尔金碰撞造山带西段的构造特征
    覃小锋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胡贵昂
    周府生
    李乾
    [J]. 地质通报, 2006, (Z1) : 104 - 112
  • [2] 阿尔金构造带形成机制探讨
    李侠
    [J].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1) : 7 - 10
  • [3] 阿尔金西段榴辉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张建新
    许志琴
    杨经绥
    张泽明
    崔军文
    [J]. 地质学报, 2001, (02) : 186 - 197
  • [4] 中国西部新元古代榴辉岩-花岗岩带和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大陆再造意义
    于海峰
    陆松年
    梅华林
    赵风清
    李怀坤
    李惠民
    [J]. 岩石学报, 1999, (04) : 532 - 538
  • [5]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许志琴
    杨经绥
    张建新
    姜枚
    李海兵
    崔军文
    [J]. 地质学报, 1999, (03) : 193 - 205
  • [6] 阿尔金高压变质岩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刘良
    车自成
    王焰
    罗金海
    陈丹玲
    [J]. 岩石学报, 1999, (01) : 58 - 65
  • [7]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葛肖虹
    张梅生
    刘永江
    叶慧文
    石采东
    [J]. 现代地质, 1998, (03) : 2 - 5+7-8
  • [8] 阿尔金山西段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刘良
    车自成
    罗金海
    王焰
    高章鉴
    [J]. 科学通报, 1996, (16) : 1485 - 1488
  • [9] 阿尔金山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郑剑东
    [J]. 现代地质, 1991, (04) : 347 - 354
  • [10] 阿尔金断裂系[M]. 地质出版社 , 崔军文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