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双子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对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和香港—深圳双子城的比较分析

被引:4
作者
吴浩军 [1 ,2 ]
机构
[1] 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2] 深圳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圣地亚哥—蒂华纳; 香港—深圳; 双子城; 跨境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对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和香港—深圳双子城进行比较的可行性。其次,以自由贸易区模式下的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为参照物,比较分析了CPEA模式下的香港—深圳双子城与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在合作上的差异,包括边境区土地利用,城际合作方向、过境出行、口岸基建等。最后,借鉴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的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了香港—深圳双子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边界效应与港深跨境区域合作 [J].
冯邦彦 ;
段晋苑 .
特区经济, 2007, (01) :30-33
[2]   “增长三角”的形成发展机制探讨 [J].
李秀敏 ;
刘丽琴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1) :79-85
[3]   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 [J].
汤建中 ;
张兵 ;
陈瑛 .
人文地理, 2002, (01) :8-12
[4]   欧洲边境区合作模式探析——以上莱茵边境区为例 [J].
冯革群 .
世界地理研究, 2001, (04) :54-61
[5]   试析中外边境城镇发展动向 [J].
颜申春 .
国外城市规划, 1996, (04) :42-46
[6]  
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李铁立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