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保肝作用研究

被引:45
作者
李国栋 [1 ]
陈园园 [2 ]
王盼 [2 ]
关若飞 [2 ]
叶玉廷 [2 ]
赵静 [2 ]
阿有梅 [2 ]
毕跃峰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郑州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野菊花; 萜类; 黄酮类; 免疫性肝损伤; 肝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野菊花各提取部位(CIF-A,主要含萜类化合物;CIF-B,主要含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CIF-C,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联双酯滴丸阳性对照组。小鼠首日上下午和次日下午各ig给药1次,以后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尾iv Con A制备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MDA的量,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IF-A、CIF-B均抑制血清中AST、ALT、TNF-α水平的升高;CIF-C抑制AST、ALT、IFN-γ水平的升高;CIF-B可降低肝组织中MDA的量,明显改善肝组织病变,作用优于CIF-A和CIF-C。结论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CIF-B作用更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510 / 35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市售野菊花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 [J].
毕跃峰 ;
符玲 ;
王蒲菊 ;
孙孝莉 ;
刘晓庆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 42 (04) :92-94
[2]   野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J].
毕跃峰 ;
贾陆 ;
孙孝丽 ;
王普菊 ;
刘晓庆 ;
张雁冰 .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 (13) :980-983
[3]   野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毕跃峰 ;
潘成学 ;
王普菊 ;
裴姗姗 ;
张雁冰 ;
刘宏民 .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12) :894-897
[4]   刀豆球蛋白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凋亡机制研究 [J].
刘巧丽 ;
高月求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 (10) :876-878
[5]   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引起肝损伤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J].
于英男 ;
郭江 ;
李烨 ;
洪源 ;
李康 ;
成军 ;
李燕 .
药学学报, 2008, (06) :596-600
[6]   野菊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J].
张玲 ;
李俊 ;
王建青 ;
夏丽娟 ;
姜辉 ;
靳弟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4) :412-415
[7]   Interferon gamma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 cell-dependent liver injury in mice initiated by concanavalin A [J].
Kusters, S ;
Gantner, F ;
Kunstle, G ;
Tiegs, G .
GASTROENTEROLOGY, 1996, 111 (02) :462-471
[8]  
野菊花乙醇提取物在制备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中的应用[P]. 李俊;吕雄文;金涌;程文明;陈飞虎;石静波.中国专利:CN101112407A,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