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地层对比及其意义
被引:34
作者:
杨合群
[1
]
李英
[2
]
赵国斌
[1
]
王永和
[1
]
杨建国
[1
]
李文明
[1
]
姜寒冰
[1
]
谭文娟
[1
]
张开春
[1
]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构造单元;
北山;
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5 [区域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新疆—甘肃—内蒙古相邻的天山—北山衔接区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在地层单位划分上出现差别。通过地层特征对比,认为从天山东段至北山,地层具有连续性。统一的地层系统可为正确划分构造单元提供重要依据:太古宇—古元古界北山杂岩(A r2P t1Bc)、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群(ChX)、古硐井群(ChG)和蓟县系卡瓦不拉克群(JxK)、平头山组(Jxp)构成星星峡-旱山微板块中心的地块;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杂岩(A r2P t1Dc)及少量中元古界长城系铅炉子群(ChQ)构成敦煌微板块中心的地块;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被厘定为早古生代缝合带的辅助依据,是其南侧保存有指示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浅海-次深海环境沉积的寒武系含磷钒铀锰矿地层,证明该带代表南北两个板块间分裂和聚合的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5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