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心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被引:13
作者
王玲 [1 ]
孙丽华 [1 ]
陈志勇 [1 ]
王德生 [2 ]
杨宝峰 [1 ]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 脑心综合征; 心律失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脑心综合征模型。方法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连续监测大鼠标准II导联心电图,观察记录心律失常出现情况;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30min、2h、24h及缺血2h再灌6h分别取左心室心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受损程度;TTC染色测定脑梗死率。结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14.9±11.4)min内0.71大鼠出现室性早搏(0.38)、房性早搏(0.27)、室性心动过速(0.05)、窦性心动过速(0.01)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29.0±23.2)min。电镜下见心肌细胞有明显损伤:线粒体嵴紊乱、断裂,细胞核膜下染色质聚集,胞质内糖原颗粒沉着等。脑组织TTC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30min、2h、24h脑梗死率分别达到0.087±0.011、0.114±0.023和0.137±0.031。结论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能制得稳定的脑心综合征模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的心律失常是脑缺血致心肌组织的病理损害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696 / 6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氨基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J].
李永辉 ;
张建新 ;
张会欣 ;
李兰芳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5, (12) :1501-1504
[2]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的改进 [J].
任建勋 ;
刘俊 ;
沈映君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 (02) :60-62
[3]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变化 [J].
李长清 ;
董为伟 ;
胡长林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4) :247-249
[4]   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J].
许志强 ;
陈曼娥 ;
蒋晓江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02) :119-121
[5]   脑心综合征 [J].
龙洁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1) :10-11
[6]  
Cerebrogenic cardiac arrhythmias:[J] . Stephen Oppenheimer.Clinical Autonomic Research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