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被引:7
作者
李章仙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信息保护; 记录封存; 前科消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301 ; 1204 ;
摘要
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该条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评价时应重在对适用主体、适用对象、程序的启动等问题辅之以合理的法律解释,并清晰界定文本中的相关概念,而非动辄以"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代之。在目前全国统一犯罪信息库尚未建立,职业准入限制依然存在,非规范性评价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制度效果需要借助一系列配套措施"合力"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J].
庄乾龙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4, (04) :34-40
[3]   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立 [J].
刘传稿 .
云南社会科学, 2013, (05) :134-138
[4]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实践设想 [J].
马艳君 .
法学杂志, 2013, 34 (05) :120-125
[5]   《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理解与适用 [J].
李玉萍 .
人民检察, 2012, (16) :30-33
[7]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与检察监督 [J].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 .
政治与法律, 2012, (06) :157-161
[8]   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建立和完善 [J].
汪建成 .
法学, 2012, (01) :133-138
[10]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实证研究.[M].宋英辉; 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