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城乡统筹的组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以苏浙沪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状况为例

被引:5
作者
曹扬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组合评价; 长三角;
D O I
10.14178/j.cnki.issn1007-2101.2012.03.01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自21世纪初城乡统筹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以来,县域层面已成为各地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基于层次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TOPSIS等四种综合评估方法对2007—2009年长三角苏浙沪142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组合评价,结果显示:在都市圈建设深度城市化的阶段,这些地区基于优良的统筹条件,获得了更快的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和更充足的统筹资金。今后应注重用同等或优于城区标准的优质资源投入来提高城乡统筹投入的绝对质量,以资源投入的增加换取县域城乡发展速度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J].
罗栋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2) :115-120
[2]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J].
丁萃华 ;
高焕喜 .
理论学刊, 2010, (11) :49-53
[3]   东北粮食主产区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以长春市为例 [J].
何秀丽 ;
程叶青 ;
马延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06) :724-728
[4]   基于改进的TOPSIS法城乡差异度研究 [J].
郭效法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1) :18-20
[5]   循环修正思路的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14个省级行政区 [J].
迟国泰 ;
符林 ;
杨中原 .
管理学报, 2009, 6 (12) :1677-1686
[6]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J].
颜虹 ;
邓广山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2) :234-238
[7]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苏春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 (07) :96-100
[8]   组合评价方法的相对有效性分析及应用 [J].
郭亚军 ;
马赞福 ;
张发明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2) :125-130
[9]   江苏省城乡统筹评价体系评估及探讨 [J].
童玲玲 ;
梁雪春 ;
刘艳 .
特区经济, 2007, (10) :55-56
[10]   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J].
付海英 ;
郝晋珉 ;
朱德举 ;
安萍莉 .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05)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