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

被引:19
作者
董伟
陈玲
吴勇
机构
[1] 成都市第一农科所
[2] 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
[3] 成都
关键词
黄瓜; 授粉子房; DNA导入; 性状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黄瓜人工授粉后外源DNA导入的时间、DNA溶液浓度、用量、pH值等因素对导入后代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微量注射导入外源DNA,适于授粉后8~24小时,DNA溶液浓度为1000μg/ml,pH7.5,每朵花用量10~20μl,可获得10-2 ~10-3的高遗传转化率,异后代(D1代)出现的变异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经同工酶分析,认为变异性状来自DNA供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外源DNA导入时间和pH值对小麦结实率的影响 [J].
曲士台 ;
张建国 ;
王奎良 ;
刘守贞 .
山东农业科学, 1990, (02) :17-19
[2]   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概况及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J].
王良群 .
山西农业科学, 1988, (03) :38-40
[3]   农业分子育种 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 [J].
周光宇 ;
翁坚 ;
龚蓁蓁 ;
曾以申 ;
杨晚霞 ;
沈慰芳 ;
王自芬 ;
陶全洲 ;
黄骏麒 ;
钱思颖 ;
刘桂玲 ;
应苗成 ;
薛达元 ;
洪爱华 ;
徐英俊 ;
陈善葆 ;
段晓岚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3) :1-6
[4]   植物遗传工程的理想受体——胚囊 [J].
蔡得田 ;
陈冬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427-433
[5]   外源海岛棉DNA导致陆地棉性状的变异 [J].
黄骏麒 ;
钱思颖 ;
刘桂玲 ;
翁坚 ;
曾以申 ;
周光宇 .
遗传学报, 1981, (01) :56-62+103
[6]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M].袁晓华;杨中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7]  
被子植物胚胎学.[M].胡适宜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