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附视频

被引:21
作者
阎斌伦
秦国民
暴增海
张晓君
毕可然
秦蕾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副溶血弧菌; 16SrRNA基因; gyrB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 [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养殖病死三疣梭子蟹肝胰脏及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及16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的分子鉴定。菌株(JGX080708-1)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3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3),所扩增的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91bp(GenBank登录号:GQ372985);两种基因序列在NCBI通过blast检索,结果均与弧菌属细菌的基因序列自然聚类;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1954)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Fujino et al1951)Sakazaki Nakamura and Takizawa1963]。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安曲南等42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等6种药物耐药。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原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表型及分子特征附视频
    张晓君
    陈翠珍
    阎斌伦
    房海
    秦国民
    徐静
    [J]. 海洋与湖沼, 2009, (05) : 654 - 662
  • [2] 三疣梭子蟹牛奶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王高学
    黄增荣
    袁明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29 - 33
  • [3] 三疣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王国良
    金珊
    陈寅儿
    李政
    [J].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 526 - 531
  • [4] 梭子蟹假丝酵母菌病初步研究
    许文军
    徐汉祥
    施慧
    钱冬
    [J]. 水产学报, 2005, (06) : 831 - 836
  • [5] 锯缘青蟹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研究
    毛芝娟
    卓华龙
    杨季芳
    吴雄飞
    [J]. 台湾海峡, 2001, (02) : 187 - 192
  • [6] 东山九孔鲍细菌性疾病研究
    张朝霞
    王军
    张蕉南
    苏永全
    黄英
    鄢庆枇
    [J]. 台湾海峡, 2001, (02) : 193 - 199+279
  • [7] 副溶血弧菌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分析
    牟海津
    李筠
    包振民
    杨学宋
    徐怀恕
    [J].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 273 - 280
  • [8] 江苏南部河蟹幼苗培育系统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诊断
    万夕和
    裴鸿生
    沈怀舜
    荆燕
    许璞
    [J]. 水产养殖, 2000, (01) : 19 - 21
  • [9] 辽宁地区河蟹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研究
    李文宽
    于翔
    闻秀荣
    刘德兴
    李作生
    臧福臣
    孙中生
    [J]. 水产科学, 1999, (04) : 10 - 13
  • [10] 斑节对虾“红体病”细菌性病原的初步研究
    刘荭
    王侃
    彭锦新
    赵俊和
    张小清
    [J]. 水产科技情报, 1999, (01) : 7 -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