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马晓微
石秀庆
王颖慧
廖华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3] 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SDA; 结构性因素分解方法; 产业结构; 能源强度; 影响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能源强度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分析影响总能源强度的因素,对促进节能减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结构性因素分解方法(SDA)将能源强度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从产业结构层次逐步深入到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层次,从各产业和工业分行业角度分别定量分析了引起中国总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总能源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各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在2013年之前起到了阻碍作用,在2013年之后起到了微弱正向促进作用;(2)从各产业对总能源强度的影响上看,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因素对总能源强度下降的负向影响程度大于第一产业结构因素的正向影响程度,但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效率因素对总能源强度下降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3)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是由工业结构变化和工业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共同推动的,工业各行业能源强度的下降是主要动力;(4)从工业各行业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上看,工业行业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影响行业较为集中,重点高能耗行业的结构变化和效率变化对促进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的结构变化和效率变化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299 / 23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理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一个综合的分解框架 [J].
林伯强 ;
杜克锐 .
世界经济, 2014, 37 (04) :69-87
[2]   1997—2007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 [J].
张成龙 ;
李继峰 ;
张阿玲 ;
张亚雄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3 (05) :688-693
[3]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CHANGE FOR 1987-2005[J]. Yan XIA,Cuihong YANG,Xikang CHEN.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2012(01)
[4]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735-776
[5]   1995年至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 [J].
刘静华 ;
贾仁安 ;
涂国平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46-1855
[6]   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J].
于超 ;
谭忠富 ;
王鲁华 .
中国电力, 2010, 43 (10) :1-5
[7]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J].
常中甫 .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5) :107-108
[8]   基于SDA的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J].
施凤丹 ;
刘春平 ;
郭红燕 .
企业经济, 2008, (02) :99-101
[9]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争论与剖析 [J].
吴滨 ;
李为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2) :121-128
[10]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