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干旱灌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冯晔 [1 ]
王春雷 [1 ]
张玉霞 [2 ]
张建华 [1 ]
包额尔敦嘎 [1 ]
高丽辉 [1 ]
王丹 [1 ]
王东 [1 ]
郑威 [1 ]
张超 [1 ]
机构
[1]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内蒙古民族大学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光合特性; 产量;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郑单958和通科1两个品种分别进行深松40 cm和30 cm处理,光合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叶面积指数明显提高,玉米不同层位叶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深松40 cm处理的玉米不同层位叶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气孔导度只有郑单958的上部叶和下部叶在深松40 cm处理增加显著,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只有通科1的穗位叶在深松40 cm处理降低显著,不同年份两个品种的产量都显著提高。说明深松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尤其深松40 cm处理效果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耕分层深松技术研究及深松部件的有限元分析.[D].王微.沈阳农业大学.2011, 07
[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光合物质生产和生理特性的研究.[D].朱韵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01
[3]   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张西群 ;
齐新 ;
董文旭 ;
彭发智 .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03) :26-28
[4]   通辽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J].
包额尔敦嘎 ;
张建华 ;
张晋纯 ;
高玉华 ;
高丽辉 ;
张桂华 ;
冯晔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01) :105-106
[5]   玉米氮高效品种的生物学特征 [J].
米国华 ;
陈范骏 ;
春亮 ;
郭亚芬 ;
田秋英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155-159
[6]   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J].
江晓东 ;
李增嘉 ;
侯连涛 ;
王芸 ;
王雪 ;
颜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7) :20-24
[7]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J].
马国胜 ;
薛吉全 ;
路海东 ;
任建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3) :536-540
[8]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潮海 ;
王俊忠 ;
王振林 ;
曹鸿鸣 ;
焦念元 ;
王小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1) :155-160
[9]   玉米光合性能与耐密性关系的研究 [J].
刘开昌 ;
王庆成 ;
张秀清 ;
王春英 ;
李爱芹 ;
张海松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6) :25-29
[10]   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孟庆秋 ;
谢佳贵 ;
胡会军 ;
王晓春 ;
王秀芳 ;
吴巍 .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02)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