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建模及预测研究——以新疆百31断块二叠系佳木河组为例

被引:8
作者
姚军辉 [1 ]
张晓晖 [2 ]
王延宾 [1 ]
黄锋 [2 ]
许长福 [3 ]
戴灿星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建模; 裂缝指数; 模糊逻辑; 神经网络; 裂缝分布概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百31断块二叠系佳木河组低孔、低渗复杂断块裂缝性油藏裂缝成因主要受构造、岩性、地层曲率等多种因素控制。通过随机建模技术建立该区裂缝性储层的静态地质模型,利用裂缝孔隙度、裂缝段厚度和油井产能数据建立的裂缝指数曲线描述了裂缝的储集能力及井间裂缝连通信息;使用模糊逻辑技术筛选裂缝的主要控制参数,根据神经网络算法将一系列与裂缝密切相关的岩石物性、地震属性及油气井产能数据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对裂缝规模及分布的定量化模拟手段建立了该区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模型,尤其定量化的裂缝分布方位、分布概率的估值方法及其误差分析技术,在寻找潜在的裂缝发育部位、减少勘探开发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47+85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低渗透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机理实验研究 [J].
王家禄 ;
刘玉章 ;
陈茂谦 ;
刘莉 ;
高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86-90
[2]   胜利油田罗家地区泥岩裂缝油气藏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 [J].
苏朝光 ;
刘传虎 ;
高秋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3) :371-377+382
[3]  
裂缝性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潘保芝等著, 2003
[4]  
人工神经网络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蒋宗礼[著], 2001
[5]  
地应力、裂缝测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景和,孙宗颀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