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后答疑还是审判释疑:司法权威何以实现?

被引:2
作者
王天民 [1 ]
陈剑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2] 长乐市人民法院
关键词
判后答疑; 审判释疑; 司法权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作为一项旨在解决涉讼信访、树立司法权威的司法政策,判后答疑短期内有助于降低申诉率、上访率。但是基于其功能缺陷与危害性,长期坚持判后答疑将有损于司法权威。为了重建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应当将工作重心由诉讼外的司法政策转移到诉讼内的制度主体上来,并由判后答疑转向审判释疑。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格 [J].
石旭斋 .
政法论坛, 2007, (04) :117-124
[2]   论判前说理与判后答疑制度 [J].
秦宗文 ;
朱凤翔 .
唯实, 2007, (04) :60-63
[3]   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 [J].
孙笑侠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5-12
[4]   法律权威与司法创新:中国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危机 [J].
谢佑平 ;
万毅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1) :3-8
[5]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6]  
法律的原则.[M].(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  
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M].王定国等编;.法律出版社.1996,
[8]  
现代西方法理学.[M].沈宗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联邦党人文集.[M].(美)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等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