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9
作者
张敏芳
陈佰鸿
赵长增
毛娟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骆驼刺; 叶片; 再分化; 植株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骆驼刺(Alhagi pseudalhagi Desv.)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不同叶位、放置方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等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刺叶片再生的最佳取材位置是试管苗中部;不同放置方式对不定芽的再生无明显影响;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1 mg.L-1,其不定芽分化率为100%,分化系数达11.28。低浓度IAA有利于叶片再生茎段的生根,在1/2MS+IAA 0.15 mg.L-1的培养基上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数达10.2条。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0+386 +3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荒漠绿洲防风固沙林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以高台县为例 [J].
廖空太 ;
严子柱 ;
常兆丰 ;
满多清 ;
张锦春 ;
李得禄 .
中国沙漠, 2007, (06) :1027-1032
[2]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覆盖度灌木防风固沙功能野外观测研究 [J].
程皓 ;
李霞 ;
侯平 ;
裴玉亮 .
中国沙漠, 2007, (06) :1022-1026
[3]   砀山酥梨叶片培养和植株再生 [J].
赵竑博 ;
徐凌飞 ;
马锋旺 ;
梁东 ;
符轩畅 .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02) :153-157
[4]   不同培养条件对幸香草莓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 [J].
周厚成 ;
罗静 ;
赵霞 ;
王永清 .
果树学报, 2007, (01) :105-108
[5]   3个杨树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J].
沈周高 ;
项艳 ;
蔡诚 ;
吴大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90-96
[6]   不同培养条件下长寿花叶片再生体系的构建 [J].
冯林剑 ;
贾东坡 ;
张信栓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79-81
[7]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J].
赵振勇 ;
王让会 ;
张慧芝 ;
孙洪波 .
中国沙漠, 2006, (02) :220-225
[8]   干旱区绿洲荒漠带土壤水盐异质性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例 [J].
张勃 ;
孟宝 ;
郝建秀 ;
丁文晖 .
中国沙漠, 2006, (01) :81-84
[9]   草莓叶片培养研究进展 [J].
吴雪梅 ;
汤浩茹 .
果树学报, 2004, (06) :598-602
[10]   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 [J].
张丽 ;
董增川 ;
黄晓玲 .
中国沙漠, 2004, (01)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