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地应力、储层压力及其耦合关系

被引:53
作者
孟召平 [1 ,2 ]
蓝强 [1 ]
刘翠丽 [1 ]
纪懿明 [1 ]
李诗男 [1 ]
张小明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 地应力; 煤储层压力; 耦合关系;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水压致裂测量地应力方法,获得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26口煤层气井地应力分布,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二叠系山西组2煤储层地应力与煤层埋藏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揭示了现今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二叠系山西组2煤层破裂压力梯度、闭合压力梯度和煤储层压力梯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6,1.69,0.71 MPa/100 m。煤储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以及储层压力均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大呈线性规律增高。在1 000 m以浅煤储层地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σv>σhmax>σhmin,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16 MPa,现今地应力处于拉伸应力状态,煤储层有效应力系数K0为0.48,且低于油气盆地页岩层中的有效应力系数值(K0=0.80);在1 000 m以深煤储层地应力状态转化为σhmax≥σv≥σhmin,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16 MPa,现今地应力转化为挤压应力状态。本区现今地应力受华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以NEE-SWW方向为特征。本区煤储层压力偏低,相同深度条件下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储层压力要比沁水盆地南部偏低0.73~0.93 MPa,且煤储层压力与地应力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应力的增加,煤储层压力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Stress-dependent fluid flow and permeability in fractured media: From lab experiments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J].
Zhang, J. ;
Standifird, W. B. ;
Roegiers, J. -C. ;
Zhang, Y. .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07, 40 (01) :3-21
[2]  
ISRM Suggested Methods for rock stress estimation—Part 3: hydraulic fracturing (HF) and/or hydraulic testing of pre-existing fractures (HTPF).[J].B.C. Haimson;F.H. Corn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3, 7
[3]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M].孟召平; 田永东; 李国富; 著.科学出版社.2010,
[4]  
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M].陈庆宣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5]  
地质力学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M].邵云惠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7,
[6]  
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技术.[M].蔡美峰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5,
[7]   沁水盆地南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J].
孟召平 ;
田永东 ;
李国富 .
煤炭学报, 2010, 35 (06) :975-981
[8]   山西煤矿矿区井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 [J].
康红普 ;
林健 ;
颜立新 ;
张晓 ;
吴拥政 ;
司林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7) :1782-1792
[9]   淮南矿区地应力场特征 [J].
韩军 ;
张宏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1) :17-21
[10]   晋城矿区地应力场研究及应用 [J].
康红普 ;
姜铁明 ;
张晓 ;
颜立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