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教育到类主体教育:解决生态问题的教育探索

被引:18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类主体教育;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9.12.005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X-4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08 ; 0830 ;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原始的混沌一体到分离进而走向对立、对抗。人与自然的分离源于人的主体性,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对抗所出现的生态问题,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极端发挥的恶果。所以,解决生态问题,不仅需要开展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给予解决生态问题的知识、技能与观念,而且必须在人性上反思和重构人的主体性,培养类主体,走出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危机,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环境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考察 [J].
王忠祥 ;
谢世诚 .
广西社会科学, 2013, (10) :184-189
[2]   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 [J].
岳伟 ;
徐洁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 (01) :18-22
[3]   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人”的要素构成 [J].
黄振宣 .
学术论坛, 2015, 38 (10) :29-32
[4]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 [J].
徐洁 .
现代教育科学, 2017, (08) :8-12
[5]   互惠人类学再发现 [J].
赵旭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7) :106-117+206
[6]  
和谐生态伦理学[M]. 湖南大学出版社 , 李承宗, 200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9
[9]  
论“完整的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庞世伟, 2009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