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造血机制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7
作者
蒋悟真
马媛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法; 造血救助; 输血救助; 征求意见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法治视野中社会救助方式是指通过法律创设一系列制度化规定,明确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与对象,并依靠制度建设与公共政策调整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救助服务的一种手段。确定社会救助方式的基本类型,是开展社会救助立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采取以输血救助为主,造血救助为辅的救助模式。该模式救助水平有限,社会成本较高,社会效果不明显。因此,我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在立法理念上应注重输血与造血两种救助方式的结合,突出造血救助的重要性,在制度层面上加强造血救助机制的立法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社会救助法研究.[M].林莉红; 著.法律出版社.2008,
[12]  
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DanielW.Bromley)著;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  
信息、信任与法律.[M].张维迎著;.三联书店.2003,
[14]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郑功成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英]边沁(Jeremy Bentham) 著;时殷弘 译.商务印书馆.2000,
[16]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J].
郑杭生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1) :1-1
[18]   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 [J].
蔡勤禹 ;
李元峰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 (05) :90-97
[19]   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论析 [J].
付子堂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6) :21-28
[20]   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探索 [J].
施德容 .
中国民政, 1996, (05)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