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雪宝顶钨锡铍矿床的成矿年代及其构造示踪意义

被引:20
作者
李建康 [1 ]
刘善宝 [1 ]
王登红 [1 ]
付小方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定年; 伟晶岩; 成矿年代; 雪宝顶;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7.05.009
中图分类号
P618.44 [锡]; P618.72 [铍];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研究表明,川西北雪宝顶矿床的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9.9±1.8)Ma,说明雪宝顶矿床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是三叠纪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的产物。文章通过雪宝顶矿床与甲基卡、可尔因和丹巴等伟晶岩型矿床的时空位置对比,并依据伟晶岩对大陆活动的示踪作用,推测中生代松潘-甘孜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为:华北陆块、羌塘-昌都陆块分别与扬子陆块碰撞后,构造应力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步向松潘-甘孜地块的中心传递,雪宝顶、甲基卡、可尔因地区相继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构造应力最后在丹巴地区汇聚,形成丹巴白云母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Magmatism and deformation times of the Xidatan rock series, East Kunlun Mountains [J].
Wen Chen ;
Yan Zhang ;
Qiang Ji ;
Songshan Wang ;
Jianxin Zha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2002, 45 :20-27
[2]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3]   秦岭大陆碰撞金成矿机制与金矿带时空定位 [J].
关连绪 ;
王科强 ;
黄辉 ;
王美娟 ;
关妍 .
地质论评, 2006, (04) :467-476
[4]   川西可尔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40Ar/39Ar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J].
李建康 ;
王登红 ;
付小方 .
地质学报, 2006, (06) :843-848
[5]   西秦岭金成矿系统分析 [J].
李永琴 ;
赵建群 ;
赵彦庆 .
甘肃地质, 2006, (01) :47-52
[6]   四川丹巴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构造意义 [J].
李建康 ;
王登红 ;
付小方 .
矿床地质, 2006, (01) :95-100
[7]   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意义 [J].
王登红 ;
李建康 ;
付小方 .
地球化学, 2005, (06) :3-9
[8]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J].
张复新 ;
杜孝华 ;
王伟涛 ;
齐亚林 .
地质科学, 2004, (04) :486-495
[9]   伟晶岩矿床示踪造山过程的研究进展 [J].
王登红 ;
邹天人 ;
徐志刚 ;
余金杰 ;
付小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614-620
[10]  
Geodynamic settings of Mesozoic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Implication from the highly precise and accurate ages of metal deposits.[J].毛景文;王义天;张作衡;余金杰;牛宝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