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带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4
作者
和钟铧
杨德明
王天武
郑常青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冈底斯带; 扎雪; 石英二长斑岩体; 始新世; 构造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3 [脉岩、浅成岩(次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分布于冈底斯岩浆弧带的中段,侵入于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和石炭—二叠系来姑组中,并被帕那组火山岩呈火山沉积不整合覆盖,其黑云母K Ar年龄值为54.42Ma,时代为始新世。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w(SiO2)=67.04%~69.75%、w(Al2O3)=14.85%~16.75%、w(TiO2)=045%~0.53%、w(K2O+Na2O)=9.64%~10.28%、w(K2O/Na2O)=1.8~1.97,表明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为酸性钾玄质浅成侵入岩。它与冈底斯带上广泛发育的林子宗群年波组火山同时异相,形成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后碰撞阶段,成为大洋俯冲体制向大陆碰撞体制转换的岩石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莫宣学
    赵志丹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35 - 148
  • [2] 藏北新生代两套钾玄质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
    刘燊
    胡瑞忠
    迟效国
    李才
    冯彩霞
    [J]. 矿物岩石, 2003, (02) : 66 - 71
  • [3] Post-collision shonshonitic volcanism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convective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source of ocean island basalts. TURNER S, ARNAUD N, LIU J et al.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