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之关系探讨

被引:7
作者
邱均平
朱少强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宏观学术评价; 微观学术评价; 量化考核; 科学发展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提出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概念,分析了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适用范围,及其在现实中的关系错位。认为适用于宏观评价的数量统计方法被不恰当地应用于微观评价,这是形成量化考核泛滥、学术浮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评价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不同职能,构建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解决当前学术浮躁问题,实现学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牌优先”法则应用于科研人才评价的思考 [J].
邱均平 ;
朱少强 ;
刘永 .
图书情报知识, 2006, (04) :101-104
[2]   学术评价体制检讨 [J].
刘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5) :210-214
[3]   “科技评价”特别报道之一——SCI论文的是是非非 科技评价遭遇尴尬 [J].
金碧辉 ;
孙海荣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4, (07) :20-25
[4]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J].
刘恩允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01) :39-42
[5]   高校科研评价与奖励的导向功能及实现 [J].
李新荣 .
江苏高教, 2003, (04) :116-118
[7]   对高校科研评价问题的探讨 [J].
高华东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39-141
[8]  
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卜卫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