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内源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被引:21
作者
蔡绍皙 [1 ]
于文娟 [1 ]
张莉 [2 ]
王秀志 [2 ]
赵瑛 [3 ]
陈斯佳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3]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R245.13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后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组分24、48、72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大鼠单侧"足三里""曲池",针刺30min,每日1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TNOS、iNOS活力都明显升高(P<0.01,P<0.05);48h时,针刺组EPCs数量升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h时,针刺组EPCs数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针刺组在各时间点血清中VEGF含量都高于其它各组(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iNOS活力增加。电针能够影响脑缺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EPCs,该作用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针刺“百会”“太阳”改善局灶性脑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动态观察 [J].
张慧敏 ;
费宇彤 ;
时宇静 ;
贾宝辉 ;
图娅 .
针刺研究, 2006, (02) :67-72+129
[2]   一氧化氮合酶及其抑制剂与脑缺血 [J].
黄斌 ;
王兴勇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5, (02) :103-105
[3]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IL-1β和TNF-α mRNA表达的调节 [J].
程玲 ;
骆明军 ;
明建扩 ;
陈邦国 .
针刺研究, 2003, (03) :174-177
[4]   针刺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WBC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J].
霍则军 ;
张莉 ;
钱瑞琴 .
上海针灸杂志, 2002, (02) :41-43
[5]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 [J].
关玲 ;
石现 ;
杜元灏 .
针刺研究, 2002, (01) :29-32
[6]   缺血性脑损伤与针药超早期治疗 [J].
陈坚 ;
陈汉平 ;
程介士 .
中国针灸, 2001, (01) :38-40
[7]   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塞 [J].
肖迎春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 (04) :252-253+258
[8]   针刺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J].
彭旭明 ;
靳瑞 ;
张家维 ;
赖新生 ;
不详 .
中国针灸 , 1998, (01) :12-14
[9]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tem Cell Recruitment to the Heart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but Is Not Sufficient to Induce Homing in the Absence of Injury[J] . J Dawn Abbott,Yan Huang,Dingang Liu,Reed Hickey,Diane S. Krause,Frank J. Giordano.Circulation . 2004 (21)
[10]  
Plasma Angiopoietin-1, Angiopoietin-2, Angiopoietin Receptor Tie-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 Kaeng W. Lee,Gregory Y.H. Lip,Andrew D. Blann.Circulation . 20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