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冠层温度及其生物学性状对施氮量的反映

被引:11
作者
诸葛爱燕
曲正伟
周春菊
何连帅
胡冰
郝影宾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施氮量; 不同温型小麦; 冠层温度; 产量及构成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试验下研究了0 kg/hm2(N0)、120 kg/hm2(N120)、240 kg/hm2(N240)、360 kg/hm2(N360)四个氮肥处理对冷型小麦陕229、暖型小麦NR9405、不稳定型小麦小偃22三个品种拔节至成熟期间的冠层温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浆结实期蒸腾速率的影响及关系。结果表明:各个生育期N0冠层温度皆高于氮肥处理,随着生育期后延差异有上升趋势,在灌浆结实后期达最大。拔节期各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孕穗-开花期总体表现为N240处理冠层温度最低,N120和N360差异不显著;灌浆结实前期为:N360>N120>N240,差异在0.1~0.6℃之间,中、后期总体为N120>N240>N360,差异在0.1~1.5℃之间。三品种间差异也在灌浆结实后期达最大,但小麦冷暖型不随着施氮肥的增加而发生根本变化。灌浆结实各个时期蒸腾速率与冠层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拔节至灌浆结实期的冠层温度同理论产量皆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灌浆结实后期相关性达最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成穗数与各个时期的冠层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结实后期相关性达最大,千粒重与拔节期冠层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孕穗期和开花期冠层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灌浆结实中后期的冠层温度在评价小麦产量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作为指导田间施氮肥的一个指标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J].
刘建军 ;
肖永贵 ;
祝芳彬 ;
程敦公 ;
李豪圣 ;
刘爱峰 ;
宋健民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 (02) :283-288
[2]   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J].
樊廷录 ;
宋尚有 ;
徐银萍 ;
李兴茂 .
生态学报, 2007, (11) :4491-4497
[3]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 [J].
杨雪 ;
乔娟 .
生命世界, 2007, (09) :22-25
[4]   氮肥用量对中筋小麦扬麦11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J].
黄严帅 ;
张洪程 ;
许轲 ;
李炳生 ;
钱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238-241
[5]   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J].
马新明 ;
张娟娟 ;
熊淑萍 ;
胡徐来 ;
何建国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6) :80-85
[6]   施肥对小麦冠层温度的影响及其与生物学性状的关联 [J].
周春菊 ;
张嵩午 ;
王林权 ;
苗芳 .
生态学报, 2005, (01) :18-22
[7]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量对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林琪 ;
侯立白 ;
韩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561-567
[8]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J].
刘云 ;
宇振荣 ;
孙丹峰 ;
Driessen P.M. ;
王纯枝 .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352-356
[9]   不同小麦基因型灌浆期冠层和叶面温度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初步分析 [J].
李向阳 ;
朱云集 ;
郭天财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2) :88-91
[10]   旱作春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特性 [J].
刘克礼 ;
高聚林 ;
张永平 ;
宋瑞华 ;
于金刚 ;
薛凤成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4)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