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前CO2捕集技术在IGCC发电中的应用

被引:23
作者
陈新明 [1 ,2 ,3 ]
史绍平 [1 ,2 ]
闫姝 [1 ,2 ]
方芳 [1 ,2 ]
许世森 [1 ,2 ]
段立强 [3 ]
机构
[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煤基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IGCC; 合成气; 燃烧前; 二氧化碳捕集; MDEA; 湿法氧化硫回收;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21.2 [锅炉及燃烧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由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本身的技术特点,使得其非常适合于进行燃烧前CO2捕集。针对IGCC特点,提出了一种MDEA脱酸气结合湿法氧化法硫回收的燃烧前CO2捕集流程。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流程的可行性。将其与IGCC发电系统集成,对比计算了有无燃烧前CO2捕集的IGCC系统供电效率等相关参数,燃烧前CO2捕集使IGCC供电效率降低约10个百分点。分析指出了导致包含燃烧前CO2捕集的IGCC供电效率降低的3个因素:蒸汽消耗、燃料化学能损失和新增动力设备电耗,并据此确定了今后的优化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193 / 32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胺法脱碳系统再生能耗 [J].
李小飞 ;
王淑娟 ;
陈昌和 .
化工学报, 2013, 64 (09) :3348-3355
[2]   国内MDEA溶液的工业应用与前景 [J].
高明 .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7, (04) :27-29
[3]   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试验研究 [J].
任永强 ;
许世森 ;
夏军仓 ;
李小宇 .
热能动力工程, 2007, (04) :431-434+470
[4]   与SOFC整合的CO2准零排放IGCC新系统研究 [J].
段立强 ;
杨勇平 ;
林汝谋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6, (05) :725-728
[5]   二段式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的模拟研究与分析 [J].
徐越 ;
吴一宁 ;
危师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0) :186-190
[6]   CO2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研究进展 [J].
段立强 ;
林汝谋 ;
蔡睿贤 ;
金红光 .
燃气轮机技术, 2002, (03) :31-35
[7]   MDEA法炼厂气脱硫 [J].
刘克友 ;
杜平 .
炼油设计, 1995, (03) :20-24+4
[8]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selected carbon dioxide capture methods in IGCC systems [J].
Skorek-Osikowska, Anna ;
Janusz-Szymanska, Katarzyna ;
Kotowicz, Janusz .
ENERGY, 2012, 45 (01) :92-100
[9]  
Development of oxy-fuel IGCC system with CO 2 recirculation for CO 2 capture[J] . Yuso Oki,Jun Inumaru,Saburo Hara,Makoto Kobayashi,Hiroaki Watanabe,Satoshi Umemoto,Hisao Makino.Energy Procedia . 2011
[10]  
A novel IGCC plant with membrane oxygen separ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by carbonation–calcinations loop[J] . Christian Kunze,Sudipta De,Hartmut Spliethof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