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污染

被引:32
作者
周力
应瑞瑶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污染避难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1 [环境数学];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传导机制,该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污染交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联立方程和情景模拟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该传导机制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的直接传导机制以及收入和政策效应的间接传导机制对工业污染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往往会促使工业污染减少;此外,工业外资在中国区位选择时的确将污染排放量视为重要的要素禀赋,这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相符,但现实中,外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外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往往高于内资工业企业,较高的新技术研发水平与较低的污染排放强度是对应的,这意味着外资企业"污染密集型逆转"现象是存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The eclect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J] . John H. Dunning.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 2000 (2)
[12]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 [J].
赖明勇 ;
包群 ;
彭水军 ;
张新 .
经济研究, 2005, (08) :95-105
[1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14]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耿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82-93+206
[15]   制度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一项实证研究 [J].
鲁明泓 .
经济研究, 1999, (07) :57-66
[16]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J].
姚洋 .
经济研究, 1998, (12)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