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裸坡面土壤侵蚀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被引:21
作者
刘正堂 [1 ,2 ]
戴全厚 [1 ]
倪九派 [2 ]
杨智 [1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裸坡面; 土壤侵蚀; 喀斯特地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5.031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喀斯特裸坡面微地貌特征和地下喀斯特裂隙构造,结合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不同基岩裸露率、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地下孔裂隙度以及降雨历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地下孔裂隙流量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地表累积悬移质和推移质流失量,地下累积悬移质流失量均随雨强的增大总体呈增大的变化规律;(2)总体上地表径流随基岩裸露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地下孔裂隙流随基岩裸露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地表累积推移质和悬移质流失量随基岩裸露率的增大总体呈增大趋势,地下孔裂隙流的累积悬移质流失量随基岩裸露率的增大总体呈减小的变化规律;(3)降雨历时和地表径流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和地下孔裂隙流则呈负相关的关系;地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产沙量,地下孔裂隙的产沙量随降雨历时总体呈下降趋势;(4)地表产流产沙随地下孔裂隙度增大而减小,而地下产流产沙则相反;(5)土壤侵蚀和各因子间相关程度为雨强>降雨历时>地下孔裂隙度>基岩裸露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Uranium-series isotopes in river materials: Insights into the timescales of eros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J].Anthony Dosseto;Bernard Bourdon;Simon P. Turn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7, 1
[2]  
Variability of soi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runoff and interrill erosion.[J].Y. Le Bissonnais;O. Cerdan;V. Lecomte;H. Benkhadra;V. Souchère;P. Martin.Catena.2005, 2
[3]   Use of mineral magnetic measurements to investigate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in a small agricultural catchment in limestone terrain [J].
Royall, D .
CATENA, 2001, 46 (01) :15-34
[4]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J].
高华端 ;
孙泉忠 ;
袁勇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2) :92-96
[5]   不同雨强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 [J].
蔡雄飞 ;
王济 ;
雷丽 ;
郝萌萌 ;
余跃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6) :5-8+13
[6]   典型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J].
李生 ;
任华东 ;
姚小华 ;
张守攻 ;
杨实 ;
兰应秋 ;
农美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2) :1-6
[7]   黔中高原岩溶丘陵坡地土壤中的137Cs分布 [J].
严冬春 ;
文安邦 ;
鲍玉海 ;
张信宝 .
地球与环境, 2008, 36 (04) :342-347
[8]   基于岩溶生态系统特性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J].
李阳兵 ;
邵景安 ;
王世杰 ;
李荣彪 .
山地学报, 2007, (06) :671-677
[9]   云南石林地区土壤侵蚀的石笋记录与现代观测 [J].
蔡炳贵 ;
程海 ;
侯居峙 ;
刘宏 ;
王国安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170-175
[10]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世杰 ;
季宏兵 ;
欧阳自远 ;
周德全 ;
郑乐平 ;
黎廷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4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