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高原岩溶丘陵坡地土壤中的137Cs分布

被引:33
作者
严冬春 [1 ,2 ]
文安邦 [1 ]
鲍玉海 [1 ,2 ]
张信宝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137Cs; 土壤; 分布; 黔中高原; 岩溶丘陵坡地;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黔中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深度分布坡顶和坡底具有相同的趋势,次表层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最大;坡中土壤中137Cs的含量先增加后陡然减少。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介于9.1 Bq/kg56.9 Bq/kg之间,变化趋势顺坡降低,与土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反;平均比活度为26.1 Bq/kg,远远大于本底值。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面积活度介于144.7 Bq/m2~440.2 Bq/m2之间,顺坡变化趋势不明显;与本底值比较,流失比较大;可能的原因一是黔中岩溶坡地早期石漠化较严重,基岩无法吸附137Cs,导致核爆期间沉降的137Cs随水流失;二是岩溶坡地土壤中的137Cs随土壤颗粒发生了地下漏失。基于以上调查和目前的计算模型,认为用于调查均质土壤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暂时不适合直接用于基岩型岩溶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调查。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137Cs本底值区域分布研究 [J].
齐永青 ;
张信宝 ;
贺秀斌 ;
文安邦 ;
伏介雄 .
核技术, 2006, (01) :42-50
[2]   有关湖泊沉积Cs深度分布资料解译的探讨 [J].
张信宝 .
山地学报 , 2005, (03) :294-299
[3]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李瑞玲 .
生态环境, 2004, (03) :434-438
[4]   黄土高原地区C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李仁英 ;
杨浩 ;
唐翔宇 ;
赵晓光 .
土壤学报, 2004, (04) :628-631
[5]   云南东川泥石流沟与非泥石流沟137Cs示踪法物源研究 [J].
文安邦 ;
张信宝 ;
张一云 ;
徐家云 ;
白立新 .
泥沙研究, 2003, (04) :52-56
[6]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J].
王玉宽 ;
文安邦 ;
张信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77-80
[7]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法研究 [J].
文安邦 ;
刘淑珍 ;
范建容 ;
朱平一 ;
周麟 ;
张信宝 ;
张一云 ;
徐家云 ;
白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47-50
[8]   137Cs测定法研究不同坡面土壤侵蚀空间的分布特征 [J].
杨明义 ;
田均良 ;
刘普灵 .
核农学报, 1999, (06) :368-372
[10]   土地退化方法应用初步研究——以闽西沙县东溪流域为例 [J].
濮励杰 ;
包浩生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