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

被引:21
作者
叶加仁 [1 ]
顾惠荣 [2 ]
贾健谊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
流体; 动力场; 生油层; 排烃; 油气藏形成; 动力学; 流体流动; 西湖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静态描述与动态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湖凹陷的流体动力场、生排烃史、油气运聚及成藏机制等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各异的地下地温场和压力场特征;始新统平湖组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高和生排烃强度大等特点,是凹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西湖凹陷曾发生2期重要的油气充注过程,其中第一期主要充注液态烃,第二期主要充注气态烃,渗透性砂岩层、断层及不整合面组成了凹陷内纵横向相互连通、有利于油气运聚的流体输导系统;西湖凹陷的油气成藏具有多期成藏、垂向运聚、近源成藏等特点,油气富集受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8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蒸发分馏”成藏机制 [J].
傅宁 ;
李友川 ;
陈桂华 ;
陈明 ;
高伟义 ;
章海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39-42
[2]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两种热体制下烃源岩的热演化 [J].
周瑾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1) :66-70
[3]   西湖凹陷黄岩7-1及14-1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J].
陈晓东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1) :59-65
[4]   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初探——21世纪油气地质勘探新理论探索 [J].
张厚福 ;
方朝亮 .
石油学报, 2002, (04) :7-12+7
[5]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系统概要(上) [J].
杨甲明 ;
龚再升 ;
吴景富 ;
何大伟 ;
仝志刚 ;
吴冲龙 ;
毛小平 ;
王燮培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2) :21-26
[6]   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西湖凹陷的古地温 [J].
姜亮 ;
周新华 ;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30-33+7
[7]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为例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地学前缘, 2000, (04) :548-554
[8]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9]   东海西湖凹陷原油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贾健谊 ;
须雪豪 ;
孙伯强 .
海洋石油, 2000, (02) :1-7
[10]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地化特征 [J].
叶军,郭迪孝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2) :174-18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