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内生发展研究的理论转向、命题与挑战

被引:26
作者
章志敏
张文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内生发展; 地方主体性; 乡村振兴;
D O 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2.001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农村发展困境,在理论的反思批判中内生发展日益成为重要的突破视角。在分析单位上由国家向地方的转变,以及对外生发展的批判而引发的由内生到新内生的概念演化促成农村内生发展的理论建构。农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观点为:由地方主体性形成的发展过程能够产生满足地方居民多样需求的发展结果。具体理论命题包括:第一,农村内生发展的形成需要地方与超地方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二,内生发展的农村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地方主导的关系结构;第三,内生发展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需求;第四,内生发展确立农村(地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持续存在。目前,农村内生发展面临着理论的可检验性和预测性存疑等方面的困境。对此,加强理论基础构建,扩大学术交流等将是重要的突破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资源·参与·认同: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J].
张文明 ;
章志敏 .
社会科学, 2018, (11) :75-85
[2]   新型城镇化:农村内生发展的理论解读 [J].
张文明 ;
腾艳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 (06) :86-92+151
[3]   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J].
张环宙 ;
黄超超 ;
周永广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61-68
[4]   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J].
杨淑华 .
哲学动态, 1998, (06) :24-27
[5]  
内发性发展理论述评[J]. 陈卫平.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6)
[6]   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J].
涂人猛 .
经济评论, 1993, (04) :21-25
[7]   “内发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J].
鹤见和子 ;
胡天民 .
江苏社联通讯 , 1989, (03) :9-15
[8]  
内发的村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1
[9]  
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日)三石善吉著, 1999
[10]  
内源发展战略[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