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被引:25
作者
李永军
李注苍
丁仨平
刘志武
李民贤
李金宝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温泉花岗岩; 西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2]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高秉璋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 [3] 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李永军
    高占华
    李英
    李注苍
    刘志武
    [J].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4) : 43 - 49
  • [4]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地球化学信息
    李永军
    刘社华
    李注苍
    李英
    [J]. 地质与勘探, 2003, (06) : 33 - 36
  • [5]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的新认识
    李永军
    丁仨平
    陈永彬
    刘志武
    董俊刚
    不详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 2003, (03) : 8 - 11
  • [6] 岩浆混合花岗岩微量元素成因图解尝试——以西秦岭温泉岩体为例
    李永军
    赵仁夫
    李注苍
    刘志武
    李英
    [J].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3) : 7 - 11+15
  • [7] 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及大陆动力学意义
    王涛
    [J]. 岩石学报, 2000, (02) : 161 - 168
  • [8] 西秦岭东段侵入岩的构造成因类型
    李永军
    霍福臣
    [J]. 甘肃地质学报, 1996, (01) : 32 - 42+46+31
  • [9] 中酸性侵入岩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及其意义
    江万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1) : 13 - 18
  • [10] 微粒花岗岩类包体的成因
    王德滋
    周新民
    徐夕生
    姚玉鹏
    [J].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 235 -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