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调整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与实证——基于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视角

被引:7
作者
刘魏 [1 ]
杨芳 [2 ]
雷丽霞 [2 ,3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大调整; 农地小调整; 农业生产效率; 劳动力配置; 种植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两种不同的农地调整方式,并以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为视角,在理顺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CLDS2016数据,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地调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农地大调整会显著造成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损失,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第二,农地大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造成的损失,并不能通过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配置,使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得以弥补。其原因在于农地大调整意味着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产权不稳会造成农地租值完全消散,并对家庭农业劳动力形成完全挤出效应;第三,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粮食种植比例的提高得以调节,其原因在于,农地小调整所造成的地权不稳定性较弱,家庭反而可以进行劳动力多部门配置,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同时农地调整的间隔周期与粮食作物投资的回收期是一致的,农户按照其既有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或投资;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提高则不利于农地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作物专用性投资较大、雇工成本较高,并有可能抑制农业社会化服务,造成农业"过密化"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Land Tenu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Afric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and Recent Policy Strategies and Reforms[J] . Frank Place.World Development . 2009 (8)
[22]   中国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分析 [J].
郜亮亮 ;
冀县卿 ;
黄季焜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11) :24-33
[23]   中国农村土地调整制度变迁中的农户态度——基于1999~2010年17省份调查的实证分析 [J].
丰雷 ;
蒋妍 ;
叶剑平 ;
朱可亮 .
管理世界, 2013, (07) :44-58
[24]   土地调整与农地租赁市场:基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 [J].
田传浩 ;
方丽 .
经济研究, 2013, 48 (02) :110-121
[25]   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的调查 [J].
夏庆利 ;
罗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5) :15-21+110
[26]   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J].
钟甫宁 ;
纪月清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43-51
[27]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28]  
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 . Timothy Besle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