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15
作者
盛日锋 [1 ]
王俊 [1 ]
龚佃利 [1 ]
王庆 [1 ]
朱君鉴 [2 ]
机构
[1]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山东省气象台
关键词
飑线; 中尺度分析; 辐合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7月12日山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及NCEP 1°×1°的逐6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垂直结构、地面中尺度场等角度分析了该飑线过程。结果表明:低涡后部的横槽转竖是这次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横槽转竖过程中引导高空冷空气下泻,形成上干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不稳定层结主要是通过高低空的温度差动效应来实现。与飑线相对应的是一支强盛的上升气流,飑线后部是下沉气流,具有较高动量的高空气流下沉至地面向外辐散,使得飑线后部地面辐散区中的风场大大加强。地面辐合带的走向和摆动对飑线移动有明显影响,辐合强度不断增强和范围不断扩大之后,天气也就愈激烈。地面低压区的移近、合并,有利于形成强对流发展的环境场。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131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雷达气象学.[M].张培昌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
  • [2] 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强对流天气分析
    李江波
    闫巨盛
    马凤莲
    [J]. 气象, 2007, (09) : 74 - 82+131
  • [3] 2006年6月10日浙江飑线FY-2C卫星云图特征
    洪毅
    李玉柱
    陈智源
    李新芳
    [J]. 气象, 2007, (09) : 47 - 51+130
  • [4] 广东2005年“3·22”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谢健标
    林良勋
    颜文胜
    梁巧倩
    刘燕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 321 - 329
  • [5] 福建省中南部一次强飑线过程分析
    林新彬
    刘爱鸣
    冯晋勤
    [J]. 气象科技, 2006, (05) : 574 - 577+649
  • [6] 2005年3月22日华南飑线的综合分析
    罗建英
    廖胜石
    梁岱云
    马艺
    寿绍文
    [J]. 气象, 2006, (10) : 70 - 75+132
  • [7]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张芳华
    张涛
    周庆亮
    杨克明
    [J]. 气象, 2005, (05) : 47 - 51+1
  • [8] 一次长江三角洲飑线的综合分析
    漆梁波
    陈永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 162 - 173
  • [9] 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谢梦莉
    黄京平
    俞炳
    [J]. 气象, 2002, (07) : 51 - 54
  • [10] 垂直切变和地形影响下惯性重力波的发展
    吴洪
    林锦瑞
    [J]. 气象学报, 1997, (04) : 116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