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正义:鲁南周村的纠纷解决

被引:16
作者
栗峥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乡土社会; 纠纷解决; 乡土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周村的司法实践表明,乡土社会交往的基础是关系网络与生存结构。利益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构建和维持关系的主要因素。当今的中国村庄面临着两种利益与价值共生的局面。乡土正义就是在这两种利益与价值之间寻求平衡与调和,这不同于西方价值体系中的正义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ECONOMIC-ACTION AND SOCIAL-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GRANOVETTER, M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03) :481-510
[2]   生存剥夺、村民行动与村庄失范——浙东A村的个案分析 [J].
陈文正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26 (03) :67-71
[3]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J].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148-159+207
[5]   第三种力量 [J].
罗兴佐 .
浙江学刊, 2002, (01) :24-25
[6]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J].
贺雪峰 .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61-69
[7]  
宋村的调解.[M].董磊明; 著.法律出版社.2008,
[8]  
情场化社会.[M].黎鸣原著;张达缩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9]  
面子.[M].黄光国;胡先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贺雪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