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差异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利华
刘丽娜
陈燕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技术效率; 空间布局; 企业规模;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0.10.01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31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1995—2007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计算样本企业的技术效率,分析公司间技术效率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技术人员的配置程度和企业上市对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的正影响度最大,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配置程度,最后是企业上市;公司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技术效率低的公司始终处于低水平,并未被淘汰或因市场竞争压力提高技术效率;在空间布局上,临近市场型企业更有效率,资源依托型企业效率最低,临近港口型企业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钢铁主营上市公司规模效率分析及其启示 [J].
夏绍模 ;
张宗益 ;
杨俊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 28 (03) :489-494
[2]   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兼评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J].
徐康宁 ;
韩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