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古生代北秦岭—北祁连结合部构造格局的地层及构造岩浆事件约束

被引:77
作者
徐学义
何世平
王洪亮
张二朋
陈隽璐
孙吉明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构造格局; 地层格架对比; 构造岩浆事件约束; 早古生代; 北秦岭—北祁连给合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位于华北、北秦岭、北祁连交界部位的武威—贺兰山—礼泉地区奥陶纪地层格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奥陶纪时,北祁连洋、北秦岭洋和华北西南海盆相通。早—中奥陶世,自鄂尔多斯碳酸盐台地—鄂尔多斯西南缘—北祁连走廊台地边缘—北祁连火山沉积盆地,存在一个基本连续,由陆缘相至盆地相的沉积格架。对构造岩浆事件的对比研究表明,北秦岭西段的关子镇蛇绿岩中的火山岩具N-MORB特点,武山高家河蛇绿岩中火山岩具E-MORB特征,它们均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是早古生代商丹洋盆西延的证据。对北祁连东端的早古生代地质体初步确认有:具有N-MORB特征的赤沙火山岩系;形成于弧后环境的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系和形成于岛弧环境的陈家河酸性火山岩系,显示了北祁连东端保存有早古生代洋盆及俯冲构造演化的地质记录。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揭示北秦岭西端和北祁连东端均发育450~391Ma俯冲碰撞型花岗质岩浆侵入事件及408~415Ma碰撞变质事件,表明北秦岭和北祁连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因此,北秦岭和北祁连造山带在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可能为同一洋盆演化的产物,经历了大体相当的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两者可能在统一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下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大体相当的古构造格局。对比研究认为,东秦岭商丹断裂带向西可能与武山-唐藏断裂带相对应;北秦岭的二郎坪群向西可能与北祁连的葫芦河群相对应;北秦岭的秦岭群可能与北祁连的陇山群相对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北祁连东段红土堡基性火山岩和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J].
何世平 ;
王洪亮 ;
徐学义 ;
张宏飞 ;
任光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4) :295-309
[2]   北秦岭西段红花铺俯冲型侵入体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洪亮 ;
何世平 ;
陈隽璐 ;
徐学义 ;
孙勇 ;
第五春荣 .
现代地质, 2006, (04) :536-544
[3]   西秦岭天水地区关子镇蛇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 [J].
杨钊 ;
董云鹏 ;
柳小明 ;
张津海 .
地质通报, 2006, (11) :1321-1325
[4]   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 [J].
陆松年 ;
李怀坤 ;
陈志宏 .
地学前缘, 2003, (04) :321-326
[5]   鄂北大洪山岩浆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南秦岭勉略洋盆东延及其俯冲的新证据 [J].
董云鹏 ;
张国伟 ;
赵霞 ;
姚安平 ;
柳小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43-1153
[6]   随州花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董云鹏 ;
张国伟 ;
赖绍聪 ;
周鼎武 ;
朱炳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22-231
[7]   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赖绍聪 ;
张国伟 ;
杨永成 ;
陈家义 .
岩石学报, 1997, (04) :114-115+117-124
[8]   陕西省北部奥陶纪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J].
杨应章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2) :26-32
[9]  
秦岭古MORB型岩石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提斯型古洋幔存在的证据[J]. 许继锋,韩吟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10]  
北秦岭早古生代二郎坪蛇绿岩片的组成和地球化学[J]. 孙勇,张国伟,杨司祥,卢欣祥,韩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