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04年徐州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被引:10
作者
钱颖 [1 ]
詹思延 [1 ]
刘军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2]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肿瘤学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其危害程度。[方法]对我市市区居民1989~2004年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年均增长率和潜在减寿年数(YPLL)。[结果]1989~2004年,徐州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86.8/10万~147.91/10万,标化死亡率在84.92/10万~116.58/10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7%和2.07%。恶性肿瘤死亡居全死因顺位的首位,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15.61,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差异显著(χ2=1258.97,P﹤0.0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危险是女性的1.78倍(1.73~1.84)。[结论]应加强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48+551 +5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新进展 [J].
李立明 ;
吕筠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 (03) :97-98
[2]  
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迎接21世纪挑战——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陈贤义副司长在全国慢性病防治策略培训班上的讲话[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8(04)
[3]   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J].
王启俊 ;
祝伟星 ;
袁光亮 .
中国肿瘤, 1994, (07) :3-6
[4]   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又一负性指标——YPLL [J].
李馨宇 ;
董中 ;
曹卫华 ;
李立明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3, (05) :234-237
[5]  
医学统计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蒋知俭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