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因素与中美关系的逆社会化——以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为例

被引:7
作者
陆华东
机构
[1] 新华社江苏分社对外新闻部
关键词
第三方因素; 逆社会化; 中美关系; 钓鱼岛危机; 中菲南海争端; 朝核危机;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7.01.004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机等第三方因素逐渐凸显,对中美关系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为弥补既有解释的不足,作者将尝试从第三方视角构建一个替代性的逆社会化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可以通过冲突化、污名化与互信退化三个微观机制诱发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案例研究表明: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不仅诱发了中美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冲突,而且加剧了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竞争。菲律宾则借黄岩岛危机,在国际上大肆丑化中国形象,其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使得中美两国相互认知日趋负面。朝鲜近年来频繁进行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在制裁朝鲜、部署"萨德"系统等问题上的战略互疑。对于第三方的逆社会化效应,中美双方均应高度警惕、精心管控。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97+151 +151-152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78 条
[31]  
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M].李少军;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2]  
公众舆论.[M].(美)沃尔特·李普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3]  
信任.[M].(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Sztompak)著;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
[34]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5]  
全球政治学.[M].(日)星野昭吉著;刘小林;张胜军译;.新华出版社.2000,
[36]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7]  
Trust and Missed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Deborah WelchLarson.Political Psychology.2002, 3
[38]  
国际规范与国内制度改革.[M].刘兴华.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39]  
制衡威胁.[M].肖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978-7-5100-4918-7
[40]  
霸权之后.[M].罗伯特·基欧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978-7-208-09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