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

被引:35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李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金融创新; 金融危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59 [金融危机];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并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剖析。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减轻腐败因素对信息处理和传递机制的干扰,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因此,只有当市场参与者能够接收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交易状态时,信息的传递才是有效的。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只是降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尤其是过度金融创新所导致的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的集体性缺失,与金融创新同时产生的信贷扩张彼此强化,短期内使得金融市场在更高的风险状态下维持着自我实现的均衡,而这种"失衡的均衡"在任何外部冲击面前都极为脆弱。上述结论意味着,在理解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市场机制本身可能造成的信息扭曲问题需要给与足够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 [J].
马勇 ;
杨栋 ;
陈雨露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93-105
[2]   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 [J].
陈雨露 ;
马勇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3) :45-52
[3]   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 [J].
陈雨露 ;
马勇 .
经济研究, 2008, (03) :29-38
[4]  
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雨露, 2009
[5]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瞿强著, 2005
[6]  
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M]. 中信出版社 , 谢平, 2005
[7]  
Does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Reputation, 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rive Securitization?[J] . Brent W. Ambrose,Michael LaCour-Little,Anthony B. Sanders.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2005 (1-3)
[8]  
Bank Competition and Access to Financ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 Thorsten Beck,Asli Demirguc-Kunt,Vojislav Maksimovic.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 2004 (3)
[9]  
Credit derivatives in banking: Useful tools for managing risk?[J] . Gregory R. Duffee,Chunsheng Zhou.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1 (1)
[10]   Law and finance [J].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06 (06) :111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