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模拟降雨特性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9
作者
吴光艳
祝振华
成婧
吴发启
王健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降雨动能; 产流; 产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研究天然降雨特性的基础上,对人工模拟降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能量的角度入手,研究了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模拟降雨降雨动能与天然降雨动能不同,其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降雨强度是调控降雨动能的最好参数;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是降雨动能对土壤表层做功的过程,降雨动能直接决定了产沙量的大小,尤其是在降雨前期,降雨动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现象十分明显;降雨中后期,降雨动能对产沙量的影响减弱,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土坡耕地耕作方式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J].
赵龙山 ;
梁心蓝 ;
高树静 ;
张青峰 ;
吴发启 .
人民黄河, 2010, 32 (08) :89-91
[2]   黄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响应关系研究 [J].
王占礼 ;
靳雪艳 ;
马春艳 ;
谭贞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24-28
[3]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格局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J].
李强 ;
李占斌 ;
鲁克新 ;
游珍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4) :100-102+104
[4]   雨滴粒径的测量方法及其改进研究 [J].
徐向舟 ;
张红武 ;
朱明东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2) :26-29+47
[5]   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的产沙特征及其作用 [J].
吴发启 ;
赵晓光 ;
朱首军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83-86
[6]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侵蚀模拟实验大厅降雨装置 [J].
周佩华 ;
张学栋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27-30+45
[7]   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 [J].
吴普特,周佩华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1) :40-45
[8]   国内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综述 [J].
陈文亮 ;
王占礼 .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01) :61-65
[9]   组合侧喷式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J].
陈文亮 .
水土保持通报, 1984, (05) :43-48
[10]   雨滴速度计算公式 [J].
牟金泽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3)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