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煤大气砷排放及其污染控制

被引:7
作者
田贺忠
曲益萍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砷; 煤; 燃烧; 排放; 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砷是煤中使人致癌的有害物质之一。在煤燃烧过程中,砷以不同的形态进入大气环境,对环境及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中国煤中的砷赋存形式多样,主要以无机结合态为主,也存在有机结合态的砷;中国煤中砷总体含量不高,但贵州等部分地区的高砷煤成为燃煤型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煤燃烧过程中,砷挥发富集于微细颗粒并主要以飞灰形式排放进入大气环境。从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分布、燃烧过程中砷的形态转化及砷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对中国燃煤砷排放及其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控制燃煤砷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燃烧前洗煤脱砷、使用固砷剂及发展动力配煤技术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煤炭燃烧排砷水平与控制技术研究 [J].
孙光宇 .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02) :37-39
[2]   中国煤中砷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富集及环境意义 [J].
郑刘根 ;
刘桂建 ;
高连芬 ;
彭子成 .
地球学报, 2006, (04) :355-366
[3]   300MW煤粉锅炉砷排放特征的实验研究 [J].
郭欣 ;
郑楚光 ;
陈丹 .
环境科学, 2006, (04) :631-634
[4]   贵州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煤的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J].
丁振华 ;
郑宝山 ;
庄敏 .
矿物学报, 2005, (04) :357-362
[5]   我国煤中砷含量及分布 [J].
王明仕 ;
郑宝山 ;
胡军 ;
李社红 ;
王滨滨 .
煤炭学报, 2005, (03) :344-348
[6]   煤中砷赋存状态与其脱洗率的关系 [J].
王明仕 ;
郑宝山 ;
R B Finkelman ;
胡军 ;
吴代赦 ;
李社红 .
燃料化学学报, 2005, (02) :253-256
[7]   燃煤电厂废弃物中的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J].
徐文东 ;
曾荣树 .
矿物岩石, 2003, (04) :110-114
[8]   煤中As的赋存状态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转化 [J].
鲁静 ;
孙俊民 ;
赵承美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5) :6-9
[9]   煤中有害元素的洗选洁净潜势 [J].
王文峰 ;
秦勇 ;
宋党育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4) :295-299
[10]   煤中砷的赋存状态 [J].
赵峰华 ;
任德贻 ;
彭苏萍 ;
王运泉 ;
张军营 ;
丁振华 ;
丛志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14-220